走入现在的老外滩,扑面而来的是典雅气息和现代文化。有历史感的门墙大多被装点成一家家有故事的小酒馆,中西的各色元素都碰撞在一起,营造出别样的外滩特色。
走在路上望去,各处都是蔓延的藤蔓和五颜六色的花束,为厚重的历史建筑披上新的生机。
宁波老外滩于1844年开埠,地处宁波市中心,位于甬江、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汇流之地,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。
曾是“五口通商”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,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。
三江之水,潮起潮落,百年外滩,沧桑变迁。2005年元旦,经过百年落寞,投资6亿元的宁波老外滩重新开埠。
几乎囊括了个性消费的所有功能,如城建展馆、世界美食、行业会馆、生活天地等,形成了崭新的独具风韵的生活服务区,如今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常去的休闲场所。
老外滩有很多特色,但在很多人心中,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它独具特色的建筑。这些建筑具有浓厚的欧陆风格,代表了英、法、德、荷等多国建筑风格。
目前保留下来的文物建筑有:英国领事馆、巡捕房、天主教堂、浙海关、通商银行等;还有一些民房,如老字号“宏昌源号”、商人私宅“朱宅”等建筑。
这座天主教堂主体建筑建于1876年,后增建主教公署、藏经楼、钟楼等部分,它是浙江省内等级最高的教堂建筑。
教堂建筑采用单钟塔形式,平面呈“拉丁”十字形。从花窗、拱门、拱顶等部分,可以看出其鲜明的哥特式建筑风格。
但抬梁式的内部结构攒尖顶、石斗拱,见证了它同时具有中式特征。成为现存早期中西建筑融合的重要实例。
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,被誉为浙江省教堂之魁,并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这幢位于中马路59号的中式三开间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,就是宁波最早的巡捕房旧址。
清政府在1909年收回警察权,并撤销了巡捕房。100年过去了,老外滩风云早已几度变幻,但巡捕房却被保留了下来,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巡捕房见证了这段斗争的历史,更彰显了宁波人自强不息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