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冷暖空气的持续交汇,甬城又到了梅雨季节。
去年的强降雨,将不少表面上“繁荣富强”的开发商,淋得颜面尽失。不少楼盘曝出屋内、地下室有漏水问题。在众多开发商中,有这么一家,即使出了梅依然在漏水,除了漏水还莫名其妙拆桥,在户型宣传上欺骗消费者的“无心”开发商—— 绿地 。
01
地下车库除了漏水,还有洞
2021年9月杭州湾新区绿地海湾繁海苑小区地下室存在地面积水,墙面渗水、掉皮、发霉等现象。
地下车库的天花板和墙角位置渗水现象随处可见,一些区域已有密密麻麻的霉斑。楼道内一处电梯厅通道口前的位置,地面积水严重,大片大片的墙皮掉落在地上,顶部还在往下滴水。
墙面、停车场积水 易民摄
也有人把罪过归结到去年的灿都台风身上,想想去年同样饱受雨水的东部某本地开发商的楼盘,地下环氧停车坪上一滴水也没漏,也是该项目的防水工程请的是漏水专家。
墙面大洞 易民摄
不仅仅是漏水问题,1幢附近几个停车位后方,一处墙面还出现了一个大洞,内里是薄薄石板。用手轻轻一推,表面裂痕迅速向上扩散,洞内一片漆黑,望不见底。用手敲击墙体,发现十余米距离的墙体都是空心的。
业主叶女士表示,该小区于2021年一月底交付。她在去年5月入住时就发现地下室到处都渗水,从一开始的起皮,到现在白色墙面大片掉落,业主曾向物业反映了好多次,但是一直没人来处理。
之后房产公司承诺将进行整改。诚恳的认错态度却没有带来切实的实际行动,2021年9月11日当杭州湾新区资规建局工作人员再次同房产公司相关人员,进行现场回访查看时。地下车库确实存在个别渗漏点及局部墙面涂料发霉起皮尚未修复,后续再次承诺整改,而这种敷衍式的整改态度,之后的整改结果如何?不由得让人打上问号。
02
风水问题?多地地下车库漏水
绿地全国多个项目漏水问题多多。
2021年7月西安绿地香树花城小区,这里的业主反映“我在小区住了6年,地下车库的水漏了6年”,小区的地下车库从来没干过,为了配合整改物业发送工作函给开发商,还是没有彻底解决车库渗水问题。想要投诉该工作,拨通后却是“座机已停机”。
图片来源华商网
2021年11月商丘市的绿地城项目,房屋交房仅半年的时间,地下车库和房屋外墙就开始出现漏水、渗水、墙面大面积发霉及电梯故障率较高等多种安全质量问题,一下雨多处地面出现大面积下陷及多处孔洞,项目方愿意整改,但是保持着整改时间难以保证的一贯作风。
图片来源:中国网
今年4月29日,安庆迎江区绿地四期一到雨天就被淹,业主在地下车库绕行一圈发现,整个地库共有10余处穿墙孔正在“喷水,而该绿地项目的负责人表示“变形缝渗水是正常现象”。不止于此,上饶、云南、河南多地多家媒体先后曝出绿地项目漏水的问题。
图片来源安庆论坛
03
除了漏水,还有“入住就拆桥”事迹
2020年5月海曙区绿地观堂花苑小区业主反映,小区的东大门前横跨包家河与包家路相通的大桥,最终被拆。这座还挂着永久性标牌的桥梁,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业主去地铁站或外出的距离,给业主带来诸多便利。
永久责任标牌 来源:宁波晚报
但好景不长,曾经售楼处的沙盘上和小区规划图纸上永久性的桥梁设计,入住不久后说拆就拆。“这不是欺骗业主吗?售楼的时候小区东门出入有一座桥梁,建造得很漂亮,标牌上都写着‘永久性’,结果等到交付的时候居然拆了”有许多“因桥买房”的业主表达了内心的愤怒。
图片来源:宁波晚报
网站留言截图
正是由于在拆除过程中,有100多名业主反对拆除,希望保留该桥梁。考虑到居民要求和搭乘地铁等交通方便,海曙区有关部门经综合分析研判,保留了该人行桥。经查原来的桥为开发商以渣土清运为由申请建造的临时桥。
04
连宣传册都不能信?四室变三室
去年7月上饶的王先生在绿地海湾看房,考虑到家中人口多,当时明确跟销售说要买一个四室两厅两卫的房子,当时销售带看一套110平米的四室两厅两卫的样板房。
王先生很满意,在交定金时要求销售给看备案,销售一直不让看。回到家中上网一查,该房备案却是三房一卫的,买的是四室两卫,最后结局还需要协商,极有可能定金不退。
户型和备案网上不符
05
“去地产化”的绿地,给消费者带来什么?
2015年-2018年的4年间,绿地控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.04%、89.43%、88.99%及89.49%。即便到了2019年的第一季度,绿地的资产负债率也仍然维持在89.42%的水平。2019年末,绿地控股的总资产约为11457亿元,总负债为10143亿元。
行业分类变更公告
到了2021年11月12日,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称,公司所属行业类别已由“房地产业”变更为“土木工程建筑业”,公司业务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。意味着身为中国百强房企的绿地集团,正式退出房地产舞台。换装上阵的好处不言而喻,三道红线对绿地而言已经不再束缚,但是房地产里欠的债依然要还,全国曝出的维权事件也得一件件解决。
2021年绿地全国多地维权风波
4月绿地成为被执行人
“树高千尺有根,水流万里有源”,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,谁是“虚胖”谁是“实干家”,消费者心里有本谱。切实保障购房者权益,把房子质量作为第一抓手,比疯狂拿地后当“湿地”专家来的强!
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告知删除